一 严格的质量控制
高特异性设计
采用巢式PCR(支原体检测)或探针法(立克次氏体),通过多轮引物扩增或杂交探针避免非特异性结合。
针对保守基因区域设计引物(如支原体rRNA操纵子),确保仅靶标序列被扩增。
灵敏度优化
检出限达10ng(鲍曼不动杆菌),并通过标准曲线法和ROC曲线评估灵敏度与特异性[8]。
二 标准化操作流程
防污染措施
超净工作台配制反应体系,使用核酸清除剂(如Minerva PCR Clean™)。
分区分装试剂,更换枪头/手套避免交叉污染。
样本处理规范
DNA提取专用试剂盒(支原体),模板量控制(如cDNA≤10%体系)。
样本低温保存(液氮/Trizol),运输需符合生物安全要求。
三 验证与质控
多重验证指标
实验阶段测试灵敏度/重复性(诺如病毒研发);临床试验验证实际性能。
内参染料(如ROX)校正孔间误差,电泳/荧光实时监控扩增。
质控品设置
每批次包含阴/阳性质控(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),验证体系无污染且有效。
四 环境与设备
稳定反应条件
冰上配制反应液提高特异性[2],程序优化变性/退火温度。
PCR仪定期校准(如Q9604型号确保温控精度)。
严格保存条件
多数试剂盒-20℃保存,避免反复冻融。
总结
特殊领域通过靶标设计优化+操作标准化+多重验证+环境控制四重保障提升可靠性。例如支原体巢式PCR可检出11种属,qRT-PCR技术实现病毒准确定量。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sitemap.xml